為進一步擴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工業互聯網建設中的影響力,宣貫《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對于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義,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工聯網共同策劃《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專家談》欄目,邀請了來自線纜、船舶、石化、白酒、化纖材料、汽車、電力7個行業的15位專家,分享工業化互聯網標識在不同行業的應用落地和價值探索。本期我們將對線纜行業專家進行專訪。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各級節點作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是全面互聯下信息查詢的入口,承載了工業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獲取及數據交互。
目前,江蘇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亨通數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已建設服務于線纜行業的二級節點4個,累計標識注冊量40億、累計標識解析量21億、接入企業6800余家。
謝書鴻: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賦能線纜產業鏈協同,破除數字化轉型最大痛點
線纜行業建立了通信連接和傳輸的物理基礎,是我電子元件等產業增長的關鍵拉動力量。我國線纜行業發展二十余年,產業規模、技術進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產業鏈依舊存在供需不匹配、生產協調能力薄弱等問題,需提升智能化水平,增強產業鏈的數據互認和全局協同等能力。
一是產業鏈多環節數據集成難。線纜為典型流程型為主、離散性為輔的行業,單體工序的自動化程度高,但工序之間串聯仍重點依靠人工方式,產品不定型和結構頻繁變化,給物流、倉儲等多環節數據采集和利用帶來困難,多系統之間難以有效銜接,生產制造協同難度大。
二是數字化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線纜行業企業眾多、類型不一,行業內大中小型企業智能化程度不一,對大部分中小企業企業來說,尚未能形成完整的數據管理能力,數字化人才嚴重缺失,多數企業毛利率較低,用工、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成產業鏈協同的重要利器。工業互聯網標識首先解決了線纜行業對象標識編碼不統一的問題,在原料、半成品、成品生產和出入庫的各個環節將相關產品信息生成工業互聯網標識,打通上游供應商和下游企業客戶,服務全行業,利于產業鏈的上下流通和企業間協同,打造行業生態。
時宗勝:《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指明“棒纖纜一體化”等典型應用方向
線纜行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不少企業存在認知不到位、數據采集不足等問題。一是中小企業對數據的重要性認知不足,需體系化推進企業數據管理和應用。二是數據基礎不穩固,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存在數據采集不準確、數據無法校驗等問題,需提升數據的準確性和關聯性。
中天互聯自2018年以來,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打造了“工業碼云平臺”“棒纖纜一體化”等典型模式。具備終端豐富和顯示全面的優勢,掃碼終端可以是微信小程序,移動端APP或網頁客戶端等多種形式,解析結果可以在國家頂級節點、行業二級節點以及個性化門戶網站等多個平臺全方面展示。
引入標識解析體系后,中天互聯基于“五個一”的典型應用,即“一碼一物,掃碼解析;一碼上云,設備先行;一碼全覽,追根溯源;一碼到底,協同制造;一碼多識,分權管控”,提高了生產效率,方便產品溯源和質量把控。通過標識應用推廣,產業鏈產品應答能力提高5-15%,生產效率提高10%,交付周期縮短15%。未來,隨著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的發展和應用眼神,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和資金投入。
謝濱:聚焦可視化在線監造、柔性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三大應用模式,中天互聯、亨通光電、長飛光纖、遠東控股等已探索6種典型場景
線纜行業標識應用指南主要圍繞線纜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結合線纜行業中小企業眾多、線纜原材料的制造、銷售和施工等環節制造流程復雜等特點,提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實施路徑、總結標識解析應用模式,為線纜行業產業鏈相關參與方落地實施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提供參考。
線纜行業產業鏈全景圖從產業鏈上中下游進行設計,產業鏈上游的光纖預制棒的制造在處于最關鍵的環節,占據了光纖價值鏈利潤的70%。產業鏈中游主要為光纜和電纜的生產制造環節,包括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以及銅鋁等原材料經過拉絲、裝鎧等環節的電纜制造環節。產業鏈下游環節即為成品線纜環節,應用于通信、交通、海洋、特種裝備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同時,結合線纜行業的標識對象按照產業鏈側和工廠內側兩個層級劃分。產業鏈側覆蓋線纜供應鏈、產業鏈和產品的銷售、市場、服務等環節,由產品、產品運營、供應鏈三類對象組成;工廠內側覆蓋線纜的設計、生產、制造等環節,由設備、人員、工藝、物料、環境對象組成。
聚焦線纜可視化在線監造、線纜柔性制造、線纜全生命周期管理三大應用模式,分享江蘇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供應鏈協同、棒線纜協同制造、線纜產品防偽溯源等場景的應用探索。最后根據線纜行業特點及現有問題,提出多項發展建議,通過指南的編寫,助力線纜企業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落地,推動線纜行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謝濱:借助龍頭企業加快基于標識解析的線纜行業標準體系和設備產品構建
對于下一步我國線纜行業數字化發展新生態的構建,需制定并完善線纜行業標識數據標準,通過制定標識解析數據標準,規范線纜標識對象的數據描述,推動標識行業應用的規?;l展;加快線纜行業標識解析標準宣貫宣傳,線纜行業已開展行業標識編碼、元數據等系列標準,應完善標準的運行機制,重點解決標識解析標準研制與應用脫節等問題,大力推進標準的宣貫宣傳和實施應用,強化標準試點和推廣工作,引導產業良性發展。
同時,推進用戶側標識軟硬件產品研發應用,促進線纜行業中上游標識解析平臺和運營商等下游平臺跨界融合,推進平臺能力開放,實現全產業鏈的功能拓展及數據融通共享,結合可視化、數據分析等充分挖掘標識數據的價值,改善用戶側體驗,打造新應用;引導原材料企業對接使用標識解析服務,通過對企業間產品生命周期、供應鏈等多信息系統的集成整合,將上游原材料企業與中下游產業鏈、市場用戶緊密連接,促進生產、供應鏈、產品等數據的無縫傳輸和優化,提高生產資源配置效率,創造新的服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