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需要大量的資金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政策法規與投融資工作組聯合牽頭編制了《中國工業互聯網投融資報告(2021年)》,連續三年跟蹤分析了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相關企業的投融資情況。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從金融支持工業互聯網的角度出發,對白皮書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
解讀部分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工業互聯網創新行動計劃(2021-2023年)》正式實施的第一年。經過近5年的探索和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逐漸從夯基筑臺的起步階段,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提檔升級關鍵期,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方法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從2018年開始關注工業互聯網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為社會各界提供了從資本視角觀察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全新視角。
白皮書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工業互聯網領域上市企業量質齊升
一方面,上市企業數量穩步增長。截止2021年12月31日,聯盟共追蹤到我國工業互聯網A股上市企業209家,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加25.9%,總市值增加10.92%,累計融資金額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加超過六成。另一方面,上市企業創新水平有所提升。2021年,科創板共有71家工業互聯網上市企業,相關企業累計研發投入64.85億元,研發人員總數超過16400人,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方面的整體數量有所提升。
2、 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業創新活躍度提升
一是獲投企業數量和規模重回疫情前水平。2021年,聯盟累計追蹤到544家工業互聯網企業的617筆融資,比去年增長36.5%。據不完全統計,累計融資金額超過893億元。二是更多創業者和各類資金加速涌入。早期階段獲投企業數量持續增長,2021年近400家企業獲得B+輪及以前投資,紅杉資本中國、深創投等頭部機構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境外資金也積極參投重點企業。三是“多點開花”局面已經形成。東部地區仍然保持較高活躍度,但中西部地區加快追趕,首次追蹤到了來自內蒙古、江西和山西三地的獲投企業,一些領域如安全、工業智能設備等還涌現出了多家企業連續多年獲得多輪融資,發展潛力巨大。
3、 2022年工業互聯網仍將是各類資本布局重點
一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提速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拓展廣闊市場空間。主要國家和企業在數字技術部署、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投入意愿也在大幅度提升。二是工業互聯網領域持續迎來政策利好。統一大市場建設有望使工業互聯網發展進一步提速。三是融合創新帶動產業發展向細分領域沉淀,拓展資本競逐新賽道,吸引多方資金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注入活力。
白皮書的發布為觀察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為下一步各方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布局方向提供了借鑒參考。相信在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大量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涌入的情況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迎來發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