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力量,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堅實支撐。自2018年以來,“工業互聯網”連續7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
2024年兩會已拉開序幕,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特別推出“AII報兩會”專題欄目,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年圍繞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制造業、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內容,來自聯盟的代表們都準備了哪些提案?委員們怎么說?
激活企業技改需求、加強技術研發創新、提升企業化建設的意見
馬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四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縣域工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對于新時代新征程中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大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如何進一步緊跟全國新型工業化的步伐,推動縣域工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打造新質生產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四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馬奎提出《激活企業技改需求、加強技術研發創新、提升企業化建設的意見》。
馬奎稱,當前縣域工業經濟存在投資偏弱、產業鏈資源流動弱、科創能力較弱等三大問題,導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資金鏈、供應鏈、創新鏈均存在不完善之處,亟需通過國家政策牽引推動縣域工業數字化轉型。對此,他提出建議。
一是建議加大資金牽引,激活企業技改需求。政府適度加大政策支持方面。建議對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專項資金支持,降低企業投入成本。在基礎設施方面,加大對網絡設備、自動化設備等智能裝備改造的資金扶持,采用前置補貼的方式,降低企業的硬件投入成本。深化應用場景推廣方面。建議繼續加大對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數字化診斷等示范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推動縣域內數字基礎設施較好的產業集群率先建設5G全連接工廠,打造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標桿,提升引領效能。
二是建議建議圍繞主導產業加強相關生產技術研發創新。推動縣域領軍企業積極承擔省市重大科技項目,持續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的立項和實施,促進技術突破;推動縣(市、區)科技、工信等部門做好科技創新頂層設計,降低民營企業的市場和技術準入門檻,鼓勵、支持和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擴大技術創新主體基數,完善創新機制體制;提升產品技術檢驗測試,發揮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倒逼升級的作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發揮專利、商標審查綠色通道作用,推動新技術、新產品高效獲取知識產權保護,強化技術質量建設。
三是建議著力提升企業供應鏈數字化升級,提升集群化競爭力。助推企業供應鏈管理升級。繼續支持縣域傳統的鋼鐵、中草藥、農產品等支柱行業企業進行新工藝改造和供應鏈管理系統改造,推動中小微企業納入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完善產業發展生態。強化產業與產業之間的開放互融,推動生產性服務產業發展如制造業產品的信息服務等。健全集群培育機制。號召各地區制定本地區新興、特色產業集群專項扶持政策,建立產業集群監測機制,及時掌握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對集群培育任務執行情況、工作經驗、問題與改進措施做好信息匯總。
四是建議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增強企業和高校人才資源共享流動。一方面,提高數字化服務資源整合能力。圍繞各縣(市、區)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各省省會城市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在縣域設立服務觸點和團隊,完善縣(市、區)的數字化轉型支撐服務體系。另一方面,推進人力資源流動。聚焦分布于市區及縣域的職業院校的專家、技術人才和創新基礎設施,搭建與企業的人才交流通道和成本共擔機制,推動學校專家和研發檢驗設施能力服務縣域工業企業發展,全方位提升人力資源和存量設備資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