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連續7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 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 2019年 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2020年 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 2021年 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2022年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 2023年 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有力促進了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 2024年 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從產業規模來看,預計2023年核心產業規模達1.35萬億元。從覆蓋范圍來看,工業互聯網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覆蓋全部工業大類。從發展勢頭來看,全國各地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活動方興未艾,推動萬余家企業供需對接,帶動投資超1700億元。具體可以用“四個新”概括。
一是數實融合“新基建”不斷夯實。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成,“5+2”頂級節點穩定運行,服務企業超40萬家,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340個,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9600萬臺套,同步構建了協同高效、技管結合的安全體系。
二是關鍵技術“新突破”成果顯著。加快信息技術(IT)、通信技術(CT)、控制技術(OT)、數字技術(DT)“4T”融合,工業級5G芯片、模組、網關實現突破,工業級5G模組成本較商用初期下降90%,為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累計發布3項國際標準和90項國家標準。
三是應用賦能“新空間”日益拓展。打造了5G工廠中國品牌,發布了首批300個5G工廠名錄,投資總額近100億元。工業互聯網深入制造業研、產、供、銷、服等各環節,支撐大國重器、服務綠色低碳、促進消費升級、保障安全生產等領域,有力促進產業“智改數轉網聯”。
四是合作共贏“新生態”蓬勃壯大。各類市場主體千帆并進、百舸爭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單位突破2600家,在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該領域全球最大的生態載體。工業互聯網上市企業數連續7年保持增長,累計達到300家。
工業互聯網連續 7 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國家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決心,也為工業互聯網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國家的引導和推動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工業互聯網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持續賦能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