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工信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如何同時打好重點醫療防護物資保障和分區分級復工復產穩增長兩場硬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十分繁重。疫情壓不垮工信人的斗志,廣大工業企業、信息通信企業積極行動起來,千方百計復工保產、轉產擴產,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和產業潛力,化危為機補短板、強弱項、勇創新。新冠肺炎疫情的千鈞重壓正轉化為奮起發展的澎湃動力。為記錄我國制造行業抗擊疫情扣人心弦的歷史瞬間,新華網攜手工信系統策劃推出《戰疫情復生產穩增長 工信系統在行動》系列。每期報道將在新華網、工信系統媒體同步刊發,其他媒體轉載,敬請關注。
“中國大城市重現堵車”
“珠三角出現節后搶人大戰”
“貨車滿載駛出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
春節假期結束后,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的防控進展,特別是中國工廠復工復產進程備受世界關注。德國《焦點》周刊2月17日評論說,“中國是世界的工廠,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全球焦急等待中國恢復正常”。
疫情沖擊全球供應鏈
中國制造”地位凸顯
1月底以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中國防控措施的推進,加上一些國家對中國產品采取嚴格檢疫措施或禁止從中國進口相關商品的規定,“世界工廠”意外停擺,連鎖反應很快傳導給全球產業鏈。
汽車產業是反應最為敏感的行業之一。在汽車零部件行業,僅湖北省規模以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就有1300多家,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韓國車企的線束零部件有87%來自于中國,由于湖北省嚴格的防疫和停工措施,汽車線束供應商京信和裕羅無法將產品及時供應韓國,現代汽車在韓國的部分工廠從2月7日起被迫暫時停產。日產汽車的日本九州工廠、雷諾汽車的韓國釜山工廠也先后宣布,由于中國區零部件供應中斷,臨時停產。
在智能手機領域,世界智能手機產量的65%集中于中國,美國蘋果公司全球809家零部件供應商中,有47%在中國。由于代工廠停工、物流受阻,加上在華門店大量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蘋果發出預警稱,今年1-3月的營業收入目標“預計無法完成”。研究機構稱iPhone同期銷量將比預期少600萬部。受疫情影響,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甚至取消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而那本應該是5G終端大規模亮相的舞臺。
中國“感冒”,世界制藥行業也“吃藥”。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藥出口國,其70%的原材料依賴中國——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報告稱,中國的疫情可能使印度各制藥商面臨嚴重的生產停頓。
2019年,中國經濟在全球GDP中所占的比例達16%,是2003年SARS時的四倍,由于全球產業鏈已高度依賴中國,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風險更甚于從前。根據歐洲委員會的推算,中國的制造業生產每減少100億美元,世界其他各國的生產及銷售就被拉低67億美元。
可以想見,如果中國不及時復工復產,焦急等待中國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外國企業也將一同承受“黑天鵝”帶來的災難。形勢如不能得到及時有力的扭轉,全球產業鏈重新布局難以避免。
重啟“世界工廠”
彰顯“中國制造”擔當
在繼續抓緊抓細抓實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國正在緊鑼密鼓推動精準穩妥復工復產。在日前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多次印發通知和指導意見,要求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行業、領域、規模不同,對企業復工復產作了劃分。全力保障醫用防護物資供給的同時,推動重點行業特別是汽車、電子等行業復工復產。多個部門紛紛出臺政策舉措,為精準穩妥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各地也因地制宜采取了降低融資成本、稅費優惠、保障用工等一系列舉措。
行業龍頭企業在中國制造復工復產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工業和信息化部梳理了汽車、機電、醫療器械、化肥、乳制品等25個細分行業的51家大型企業和25個省市區的938家產業鏈配套企業,推動各地分區分級采取一對一措施,協助解決好物資保障和金融、稅收等惠企措施落地,共同解決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截至2月26日12時,除湖北外,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為88.9%,浙江、江蘇、山東、湖南、四川五省超過90%。
在大企業產業鏈帶動下,制造業中小企業復工率快速提高。截至2月26日12時,全國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率已達32.8%。有7個省份中小企業復工率超過40%。
隨著“中國制造”的戰車隆隆啟動,跨國企業在華供應鏈迅速修復。中國鐵建2月10日向土耳其交付盾構機;中車集團出口澳大利亞的134輛煤炭漏斗車2月20日裝船發運;中國電子旗下的深科技春節期間保證產線員工在崗率達50%,封裝測試日產能達到正常生產時期的40%,保障金士頓、希捷、西部數據等行業巨頭客戶的產業鏈平穩運行。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月10日全面復工,帶動其上游方向盤、儀表盤、座椅、輪胎等零部件廠商紛紛復產。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特斯拉新招聘的近600名員工節后也陸續到位,可以支持下一步擴產。蘋果公司在一封投資者聲明中表示,iPhone在中國的所有制造合作伙伴生產都已經重啟。
從珠三角到東北,從包郵區到雄安新區,從重大項目到民生消費,從汽車、電子到互聯網公司,“世界工廠”加速復蘇。《紐約時報》報道稱,當新的一周開始時,中國這臺產出占據世界制造業四分之一的巨大機器已經閃現重啟的曦光。
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健康、安全和全球經濟發展抹上濃重的陰影。中國的疫情防控為世界防疫爭取了寶貴的窗口期,樹立了寶貴的經驗,帶來了必勝的希望。中國制造堅定有力的復工復產,成為疫情沖擊下的全球產業鏈中流砥柱,不僅有利于國內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發展重回正軌,更將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奉獻“中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