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地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出臺真招實招,推進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生產生活抗擊疫情。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部分地區的復工復產情況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提出企業復工防疫指南,包括7大類71條措施,支持企業開工復工、恢復生產。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支持中小企業生產經營25條措施,從財政金融支持、減輕企業負擔、降低運行成本等五個方面,“真金白銀”幫助中小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渡過生產經營難關。
針對口罩、防護服等緊缺防疫物資產品,加快整合上下游生產能力,按照“一個中心、三個分中心”的模式,并聯推進全省醫用防護服生產基地建設,向重點企業派駐駐企服務員,實行“一企一案一策”。截至目前,已協調供貨壓膠膠條5萬米、防護服拉鏈120000條、裁剪案板40套、包裝紙箱5000個。
在生產資質方面,協調藥監、檢驗檢測等部門,對大連瑞光、丹東華洋等一批企業進行優先檢測,幫助沈陽、大連、丹東等市的10余戶企業辦理生產資質,其中沈陽盛實、沈陽浩寧已獲醫用口罩生產資質。目前,遼寧規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已超過70%。
截至2月18日,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3.4萬家,復工面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總數位列全國各省份首位,復工面居于全國前列;復工人數374萬人,占正常用工數的57%。
從地區來看,經濟總量大、規模企業多的地區復工情況相對較好,蘇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面83.6%,高于全省8.6個百分點。其中,蘇州、常州、南通、無錫、鎮江復工面均超過8成,分別為92%、84%、83%、82%、81%。
從行業來看,根據工業用電量綜合分析測算,2月17日全省全部工業企業日用電量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5%,醫藥、電子、冶金、石化等行業用電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9.4%、84.1%、78.2%、67.5%;機械、光伏、輕工、船舶等行業用電量均恢復至去年同期的5成以上,紡織、建材等企業數量較多、勞動密集程度較高的行業用電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4成左右。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全面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應復盡復。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對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等全要素保障;省、市、縣領導干部聯點包干掛點開發區、工業園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實行激勵懲處制度,抓落實、強督查。解決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用工荒”,推出加大力度招聘、推動工人返崗、支持企業穩崗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建立全省重大工業項目“日調度周通報旬”督查工作制度,加快推動新開工項目盡快開建、在建項目盡快復建,早日形成有效產能。優化服務回應企業訴求,建立應急融資工作機制解決復工復產企業融資急需。
截至2月19日,江西省規上企業復工累計7682家,復工率60.4%,其中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復工企業復工率達80.7%。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按照“疫情防控是前提,有序可控是要求”的原則,督促指導重點企業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復產。
截至2月19日,100家重點調度龍頭企業已復產81家,同時在按照獨立法人計算的全市277家重點工業企業和成長型工業企業里,已復工復產(含春節期間持續生產)192家,占比69.3%,這些企業及時有序復工復產,對全市工業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重點鎖定100家汽摩、電子、裝備、材料等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同時,鎖定129家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和保障群眾正常生活所需的企業,繼續擴大產能、挖掘潛能、滿負荷生產,努力提高醫療生活物資和城鄉運行保障服務能力。確定重點企業和重要物資生產企業的主要配套企業近800家,協調區縣打通產業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生產有序步入正軌。
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手抓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保障,一手抓工業企業和重大項目復工復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工業經濟運行的影響,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目前,全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重點企業復產情況較好,重大項目有序復工。截至2月17日,云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產2159戶、復產面50%,其中占全省規模以上產值55%的100戶重點企業復產72戶、復產面達到72%。玉溪、楚雄等6個州市復產面達50%以上,昆明、紅河等5個州市復產面達40%以上。100個重大項目復工51個、復工面51%。截至目前,云南省一次性普通醫用口罩產能為7萬只/日,日用防護口罩產能為14.5萬只/日;納入監測的消殺用品生產企業19家,日產能235.75噸;全省生產板藍根顆粒等6種特定藥品和23種中藥飲片的21家企業,已復工20家。
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從強化政策支撐、促進協調聯動、保障關鍵要素等方面入手,以十項措施打出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組合拳”,支持企業、項目開復工,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開局起步。這十項措施包括印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推動重大項目開復工的政策措施》,從壓實責任、財稅支持、金融支撐、減負降本、要素保障等方面出臺27條扶持措施;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確定規上規下企業復工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健全協調聯動機制,強化各項保障措施;成立三個督導調研工作組,采取領導聯點包片方式,圍繞加強政策解讀、要素協調、解決問題,對西寧、海東、海西等重點地區復工穩產實行清單式督促指導等。
截至2月20日,青海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48.5%,企業生產經營正緊張有序走出疫情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