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節點,即將面臨著春節后的企業復工、學校開學,火車站、客運站、機場等公共場所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加劇了病毒傳染的可能性,對高密度流動人員進行快速精準的體溫篩查是科學防控的第一步。為響應國家號召,發揮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效用,多家企業積極響應,開發推出了“AI人體測溫方案”,方案結合熱成像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技術手段,按照“高精度、多目標、低成本、快布控”的要求,實現了及時預防、有效控制的目標,并在各地政府的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顯著效果。
為促進AI人體測溫系統更有效、更充分地發揮防疫作用,也便于相關單位根據實際場景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以下簡稱“AIIA”或“聯盟”)迅速組織了首輪AI人體測溫系統的評測工作,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對征集到的參測產品進行了系統評測,現將評估分析結果公布如下。
AI人體測溫系統首輪評估共有6家企業參加,評估工作組根據AI人體測溫系統評估標準,通過材料審查、企業批露和技術測試三種方式對參測產品的功能、性能等指標進行了評測。本次參入評測的企業與產品見下表(排名不分先后,按拼音順序排序)。
1. 功能評測結果與分析
智能告警和數據管理是AI測溫系統區別于傳統測溫系統的兩大重要功能。
智能告警功能通常包括設定體溫閾值并通過AI智能分析對超過閾值的人員進行抓拍、標記和警報,警報的方式一般有亮燈、聲音、屏幕指示疑似人員中的一種或多種,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發熱人員位置線索;數據管理功能通常包括大數據的數據存儲,數據回溯,數據共享等功能,從端側采集數據并通過云共享數據,助力統籌管理,從而快速決策。
本輪評測系統測試了智能告警和數據管理這兩項功能的有無。參評的所有企業都具備智能告警功能,大部分企業具備數據管理功能,少部分不具備的企業也認可并正在積極開發數據管理功能。
2. 性能評測結果與分析
本輪評測系統測試了測溫誤差、最大測溫距離、人臉抓拍準確率這3項服務性能指標。下圖(圖中系統與上表參評企業排序無對應關系)給出了測溫誤差、最大測溫距離、人臉抓拍準確率等多個重要性能指標的準確率。
圖1 服務性能測試結果之測溫誤差
圖2 服務性能測試結果之最大測溫距離
圖3 服務性能測試結果之人臉抓拍準確率
總體來看,參評產品在測溫誤差、最大測溫距離和人臉抓拍準確率這方面較為出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在測溫誤差方面,參評產品的誤差都不超過0.25℃,可有效保證疫情中人員體溫的獲取,從而滿足政府、機構等對體溫信息的分析需求;在人臉抓拍能力方面,考慮到目前人臉識別技術比較成熟,參評產品的準確率主要保證在90%以上,保障達到較好的使用效果;在最大測溫距離能力上,因為參評產品使用場景不同,各家最大測溫距離在2~8米之內波動,基本保障達到各自場景使用場景的需求。
通過本輪AI人體測溫系統的評估測試,聯盟向各相關企業提出如下建議:
1. 系統響應延遲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保證系統在高密度大流量場所的及時反饋,輔助一線工作人員更迅速準確地發現體溫異常人員。
2. 可見光相機和紅外相機雙光同步適當提升:確保紅外測溫和人員定位更準確及時的匹配,保證測溫數據和人臉信息一致,方便工作人員排查。
3. 人員測試流量可進一步提升:人員密集場所的非配合式測溫,進一步提升測試人員吞吐量可增加監測效率,保證公共場所的通行效率。
感謝在AI人體測溫系統首輪評估中各相關單位對聯盟工作的積極響應和鼎力支持,同時歡迎各公司對我們的評測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聯盟愿意做好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在未來工作中,聯盟將繼續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相關產品評測,歡迎各界積極參入,如有應用或評測需求可與聯盟工作人員聯系:
劉碩:13426019405
liushuo1@caict.ac.cn
余犀:15852922889
yuxi@nga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