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模型伙伴計劃”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聯合29家單位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發起的互操作生態活動,重點圍繞技術研討、標準互認、信息模型庫、評估評測、案例示范、產業對接等開展工作,助力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為推進信息模型應用落地,賦能企業數字化發展和產業鏈協同,聯盟和實驗室自2023年起組織開展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全國行系列活動。
7月6日,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全國行西安站成功舉辦,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全國行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指導,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承辦,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執行。活動以“陜”耀云企 智享未來”為主題,旨在為中小企業搭建交流平臺,通過信息模型等數字化技術和手段,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服務項目、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陜西中小企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來自聯盟、實驗室相關專家及陜西本地60余家單位近200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
與會單位圍繞政府政策、數據融合互操作、數字化工具供給、數字化技術應用等方面展開交流和對接,并分別就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路徑、信息模型賦能、未來建議等進行主題研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路徑包含三個階段:一是數據資源池化,企業研發設計、供應鏈、銷售、服務、辦公等數據可通過公有云來滿足各業務階段數字化轉型需求,降低軟件部署和運營成本。二是網絡化,通過產品數據縱向集成,業務系統橫向集成,促進由單點/局部智能向全局優化發展。三是智能化,利用云邊端全棧AI技術實現企業智能化生產和運營。
華為云賦能云解決方案經理梁德亮分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案例
數字化轉型核心是數據接入和智能化應用,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數據文化和數據管理實踐經驗,為此,聯盟依托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建設了工業互聯網信息模型綜合服務平臺,為伙伴單位提供數據接入、統一處理、模型化應用和信息交互等技術和工具支持;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技術應用水平低、產業鏈協同弱等問題,開展互操作測試驗證,從數據標準化應用、軟硬件產品融通等維度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主任張恒升分享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工作進展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當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為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國家、地方政府等層面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文件。中小企業可抓住數字化轉型發展契機,構建核心競爭力,政府借此推進當地數字化建設步伐,賦能經濟發展。建議:一是中小企業以需求和目標為導向,深度理解數字化轉型、網絡化重構和智能化應用內涵,選擇與自身數字化發展相匹配的新技術、新工具;二是積極融入到產業生態中去,走團體作戰路線,利用生態資源為企業自身發展賦能;三是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鼓勵產業提供開發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數字化場景方案,依托工業互聯網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生產管理要素融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