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隨著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在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探索也在快速推進,逐步形成由制度、市場和技術相互配合組成的金三角,三路并舉打通數據要素市場化實現路徑。其中,可信數據空間作為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從概念階段走向實踐落地,構建起數據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的信任底座,正成為國內外產業各界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
為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充分展現可信數據空間在跨域數據流通和價值釋放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攜成員推出“可信數據空間探索者說”專欄,解讀概念認知、分享實踐成效,為數據“供”出來、“活”起來、“動”起來提供路徑參考。
本期約稿:
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
可信數據空間研究團隊
以下正文
圖解歐盟數據空間進展
第1張圖:《歐盟數據戰略》中提及的數據空間是什么?
根據IDS(國際數據空間協會)定義,數據空間是一個虛擬空間,它基于通用協議和格式以及安全可信的數據共享機制,為數據交換提供了一個標準化框架。《歐洲數據戰略》中提到,為實現歐洲單一數據市場,需建設歐盟數據空間,即一種能保障企業數據、公共數據、個人數據有序流通應用的技術體系。其核心價值是賦予了數據提供方一種新型的權利——數據主權,即數據所有者保留對其數據的控制權,可以確定誰可以使用數據以及在什么條件下使用數據。經過近10年的發展,數據空間理念已經從德國構想走向歐洲共識,從產學研側探索發展至歐盟范圍戰略立法支持,成為歐洲數據戰略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
第2張圖:建設了多少個數據空間?
從推進方式上,歐盟數據空間已形成通用數據空間、行業數據空間及測試床三大類別布局,并進一步推動各個空間的互聯互通和互操作。
通用數據空間:由《歐盟數據戰略》或歐洲國家政府支持建設,數據來源于多個行業主管部門,目前已規劃建設17類
行業數據空間:在歐盟戰略指導下,IDS產業生態主體基于發展需求自發探索形成的46個行業數據空間
測試床:根據IDS的技術框架,在2-3個企業間形成的點對點場景化應用(尚未形成數據空間生態)
第3張圖:歐盟數據空間主要應用于哪些行業?
歐盟數據空間建設覆蓋行業領域不斷擴展,其中跨行業、制造、能源、供應鏈、交通的數據空間數量較多。
注:跨行業是指該數據空間涉及不同行業間的數據流通,如ADVANEO DMP數據空間支持與汽車制造商、娛樂公司和保險公司等交換車輛生成的用戶數據
第4張圖:數據空間應用成熟度?
歐盟將數據空間應用成熟度分為四級,目前項目多處于方案和試點階段,尚未進入成熟期。從行業分布上,交通、供應鏈、跨行業的數據空間相對進展較快,制造和能源行業也已經儲備一批進入方案和試點階段的項目。
注:
概念/規劃階段:具備合作伙伴、愿景和主要場景,但缺乏進一步的方案;
方案階段:已有明確定義的技術架構、路線圖,項目已經啟動建設;
試點階段:技術解決方案已投入使用,項目已接近成熟,能夠通過互操作性來解決共享流通中遇到的問題,但尚未市場化;
成熟階段:從應用看已實現共享流通等數據空間功能;從解決方案角度看,它能改進流程或解決問題;從產品角度看,可作為一項對外提供的服務。
第5張圖:數據空間建設路徑?
根據建設和運營主體劃分,歐盟數據空間主要分為兩類建設路徑: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迄今為止除《歐洲數據戰略》在歐盟層面建設的行業數據空間外,也存在一些早期在工業4.0背景下,依托不同項目推動建成的數據空間,下一步將重點推動各類空間的互聯互通。如面向不同制造業領域、不同應用場景的首批“雛形數據空間”包括Catena-x、Boost 4.0、Qu4lity、Productive 4.0等。目前,歐盟委員會已專門建立推進機構EU DATA SP4CE(4.0)聯盟,成員包括Innovalia、IDSA、Plattform Industrie 4.0、FIWARE Foundation、西門子、VTT等前期參與過數據空間設計與建設的機構,主要基于統一的互聯互通中間件去打通各早期建設的數據空間,實現同行業數據空間的互聯。
敬請期待
可信數據空間探索者說——價值篇
我們將邀請國內企業、數據交易所圍繞可信數據空間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進行分享
寫在最后:
中國信通院自2016年起成立可信數據空間研究團隊,聚焦數據共享流通開展相關技術、標準、產業和應用研究,立足國內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需求聯合產業界率先提出以“跨域數據使用控制”為核心的可信數據空間架構(Trusted Data Matrix,簡稱TDM),牽頭制定IEEE P3158《可信數據空間系統架構》、ITU-T《數據共享控制模型》等國際標準,并在裝備、紡織、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公共數據等領域開展試點應用,目前正在與歐盟共同開展數據空間領域的標準和技術領域的交流合作。
更多全球進展敬請期待《全球數據空間發展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