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舉辦1400余場“百城千園行”活動,覆蓋300余個園區,促進產融合作121場,帶動產融合作企業2674家,累計帶動投資1796億元。
“百城千園行”成為工業互聯網落地普及的“新名片”
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百城千園行”活動已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截至2023年底,全國累計舉辦“百城千園行”活動1400余場,覆蓋園區超過300個,大力推動了工業互聯網政策、技術、應用等加速向地市縣域落地普及。由中國信通院和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發起的“工業互聯網‘百城千園行’伙伴計劃”推動了130家單位參與,快速實現園區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有效對接。
“園區是中小企業創業成長的“搖籃”,園區的高質量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轉型升級新機遇。”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高新技術產業分會秘書長陳晶表示。
遼寧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負責人說,“借助“百城千園行”活動,推動4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開展規模化應用,推動企業上云突破300家。”
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華晨寶馬
新工廠汽車組裝產線
“工業互聯網不僅是數字技術嵌入的過程,更是產業鏈協作的過程。創新園區基建、升級園區配套、加強區域協調、深化供應鏈協同是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轉型發展的重要趨勢。”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家春說,應繼續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依托“百城千園行伙伴計劃”等平臺,推動實現“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要素X”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賦能千行百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
“百城千園行”構建了工業互聯網政策的“推進器”。通過對相關政策、重點工作進行宣貫,進一步凝聚了發展共識。各地積極出臺地方政策文件,加速推進了工業互聯網政策體系落地實施。
“百城千園行”打造了新技術新模式的“播種機”。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吸引優質企業、資金等加速向園區集聚。各地通過座談交流、供需對接等活動,推動創新模式播種生根。
“百城千園行”構建了規模化應用的“加速器”。“百城千園行”活動促進了工業互聯網各要素一體化落地,打通了工業互聯網落地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成為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的加速器。
多措并舉,推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走深向實
央地協同成效顯著。北京、天津等多地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園區工業互聯網發展,河北、江西將“百城千園行”活動寫入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山東提出“到2025年,培育3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園區”。
數字底座持續夯實。園區網絡、標識解析節點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據統計,“百城千園行”活動中的128家園區建設了標識解析二級節點。70%的園區已建設5G基站,281家園區內工廠探索開展5G應用實踐。
供需對接精準有效。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節能設備改造等重點領域,累計撬動投資1796億元,推動超過10000家企業參與供需對接,有效帶動產融合作企業2674家,融貸合同額達335.98億元。
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累計開展產教融合活動304場,超過13萬家參與,線上線下培訓達300萬人次,為園區人才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組織開展診斷評估,助力園區高質量發展。依托中國信通院“智能+學院”在國際人才交流、國際課程和認證、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行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行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