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AII/聯盟”)第二十六次工作組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上海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業務資源處處長趙陽出席并致辭,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投促處四級調研員陳祎春、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發表演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上海市閔行區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文娟出席。會議由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沈彬主持。
陳祎春介紹,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依托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政策優勢、雙向扇面稟賦帶來的腹地優勢、綜合交通樞紐催生的流量優勢,不斷做強區域核心功能、推動政策制度創新、強化關鍵基礎支撐,不斷推動四大核心功能深度融合,加速建設虹橋生產性互聯網服務平臺集聚區,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
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投促處四級調研員 陳祎春
趙敏發表了《工業互聯網生態演進觀察與分析》的主題演講,從“網、詞、創、聯、數、智、律”七大維度詳細介紹了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模型。他表示中國工業互聯網兼容繼承了兩化融合、企業信息化、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CIMS、IPD、數字化轉型、新型工業化等多模式活動,以可持續融合創新方式,支撐、優化、賦能企業發展,對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過去多年發展中工業互聯網已經擠出很多泡沫,即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時期。
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 趙敏
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深圳艾靈網絡有限公司分別分享了《面向工業互聯網的5G-A無源物聯網測試床》和《面向集中式PLC及NB-IoT業務的5G工業蜂窩系統》兩項聯盟成果。《面向工業互聯網的5G-A無源物聯網測試床》探索驗證5G-A無源物聯網在工業生產管理場景中的應用可行性和價值,驗證5G-A無源物聯網的相關功能和性能,優化技術能力,為3GPP相關標準化工作提供參考。《面向集中式PLC及NB-IoT業務的5G工業蜂窩系統》探索驗證5G與NB-IoT技術融合實現可讀寫墨水屏標簽應用,以及5G網絡中部署集中式PLC應用的可行性和價值,期望幫助工廠提高PLC利用率,提升產值、縮短換線時間,并為未來的虛擬化PLC鋪平道路。
最后,聯盟各工作組專家、代表共同審議了《電子信息行業數智化供應鏈參考架構》《2023中國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報告》《電子裝聯設備交互信息模型應用實施指南》《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有色金屬)》《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燃氣)》《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鋼鐵)》《工業互聯網應用 汽車整車制造企業溫室氣體數據管理平臺參考架構》《工控應用需求與5G網絡指標轉譯技術報告》《工業5G LAN網絡安全技術白皮書》等10項聯盟成果,后續聯盟秘書處會將上述白皮書文稿提交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后,適時發布。
全會期間,AII各工作組分別召開小組會議,報告2024年第三季度主要工作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計劃,與會專家圍繞各工作組重點工作進行討論,有序推進聯盟各項工作。各工作組會議具體情況如下:
總體組、需求組、
政策法規與投融資組聯席會
總體組
探索數字身份與數字流通應用場景,共筑產學研深度融合新篇章
聯席會由總體組副主席高峰、趙敏,需求組主席鄭治,政策組主席肖榮美(線上)共同主持。邀請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走向智能研究院等單位重點研討了數字身份與數字流通的應用場景和行業價值,探討當下中小企業、工業設備對數字身份痛點需求。同時與需求組、政策組就產業數字化政策與上海本地實踐,以及MBSE、工業軟件與A1應用組織了專題交流。中國信通院朱潤凱分享了《數字身份與標識》,指出數字身份模式正從傳統向分布式演變,其中分布式標識DID受到高度關注,已在多個領域落地應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陳天杰分享了《基于個人授權及選擇性披露的數字身份管理解決方案》,詳細闡述了數字身份總體發展情況、相關解決方案,以及推動數字身份的切實落地工作。
下一步,總體組將深化產業研究,適時開展相關白皮書和案例匯編,促進產學研各界數字身份技術合作,推動技術統一和兼容,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需求組
大模型+工業軟件,助推工業互聯網走深向實
會議邀請了來自走向智能研究院、海爾卡奧斯、訊飛羚羊等知名企業的代表們,共同探討了工業大模型、工業軟件的深度應用及中小企業賦能。走向智能趙敏院長展示了語言演變模型,闡述了大語言模型與機理模型相互組合的工業場景創新應用。海爾卡奧斯和訊飛羚羊科技分享了他們在工業大模型創新和場景化實踐方面的經驗;智通云聯則介紹了AI在TRIZ工程化創新中的應用。外高橋、滬東中華兩家上海央企展示了國產工業軟件在船舶巨系統工程中的成就,中望軟件則呈現了其工業軟件完備的產品譜系。需求組主席鄭治探討了如何擴展權威真相源機制、保障工業數據的真實性;副主席劉俊艷介紹“家紡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指南”團體標準。
下一步,需求組將重點推進工業大模型應用場景地圖、MBSE及工業軟件,聯合總體組推進中小制造企業數字身份等相關工作。
政策法規與投融資組
完善產業政策體系 以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
會議邀請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的宋凱捷主任介紹了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綜述。宋主任從數字化轉型的戰略意義出發,介紹了當前我國轉型政策的體系與目標,并從數據要素、人才要素、資金支持等三方面,梳理了我國數字化轉型政策的要素保障體系框架。對于后續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方向,結合工業互聯網產業實踐,指出人工智能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變量,并圍繞應用層、要素層、基礎層等多層次,分享了推動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等未來七大重點發展方向。
下一步,工作組將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工業互聯網產融合作等重點方向,持續支撐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頂層戰略布局,強化產業態勢跟蹤。
工業大數據特設組、供應鏈特設組、
工業智能特設組聯席會
工業大數據特設組
打造行業數據空間,推動數據安全可信跨主體流通應用
聯席會由供應鏈特設組副主席馬瀟宇和中國信通院王海萍共同主持。中國信通院兩化所趙志海總監代表工業大數據特設組報告了近期的工作進展,包括數據要素X案例集、數據空間和數據生態活動等工作。此后,受邀參加的三家企業成員圍繞數據跨主體流通和應用的難點和技術實踐進行了分享。上海簡蘇總經理馬亮介紹了基于可信數據空間的設備維保策略云服務平臺的實踐工作。飛友科技CTO朱睿針對民航行業數據流通共享的需求場景,提出了建設行業數據空間思考與嘗試。上海富數科技首席算法專家陳立峰展示了數據隱私保護在大數據、大模型與工業智能中的技術應用。50余名成員現場參加會議。
供應鏈特設組
聚焦供應鏈智能技術,共探決策優化新路徑
本次會議圍繞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等多個行業,分享供應鏈智能決策的前沿實踐和理論方法。清華大學運籌優化團隊鄭燕介紹“基于大數據的運籌優化決策”,針對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中的缺陷,分享如何增加優化和價值鏈分析功能,實現降本增效。菜鳥集團公共事務副總經理李穎分享“供應鏈人工智能裝備創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從智能倉儲、智能運輸、智能配送、智能短駁領域介紹菜鳥的技術創新與實踐經驗。谷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TO高東華介紹“決策優化提升工業互聯網價值”,提出決策優化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方向,應自上而下建設優化能力。
下一步,供應鏈特設組將繼續推進供應鏈智能決策的產學研交流與合作,推進各行業供應鏈的效率與效能提升。
工業智能特設組
工業大模型——工業智能發展新基座
本次會議邀請了百度、中科斯歐、浪潮、朗坤智慧等企業圍繞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創新應用及產業實踐開展研討。會上,中國信通院的專家就“工業大模型應用進展”做主題演講,根據全球142個工業大模型案例分析當前大模型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進展及趨勢,引發現場熱議。其次,分別由榮獲工業大模型優秀案例單位——百度、浪潮,分別以“大模型助力傳統工業企業智能化升級”“浪潮云洲知業大模型工業應用實踐”為主題進行分享,從大模型技術的場景應用角度分享落地經驗,助力工業大模型產業發展。隨后,由中科斯歐創始人于萬欽圍繞“工業數據融合智能體”進行演講。最后由朗坤智慧人工智能專家李勇飛以“朗坤蘇暢瑤光大模型應用與實踐”做主題分享。工業智能特設組將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任務主線,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增磚添瓦。
開源特設組、知識產權特設組
聯席會
開源特設組
繁榮開源生態,促進開源應用
聯席會由開源特設組聯值主席張俊霞和知識產權特設組主席張倩(線上)聯合主持。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安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通院等相關單位進行了主題分享。麒麟軟件、中國電信研究院等單位現場參加了會議,并有20多位嘉賓在線參加中興通訊云計算開源總監李響博士分享了《開源AI大模型許可證風險淺析》,對國內外主要的開源大模型許可證進行了梳理,并闡述了其中的法律、合規與供應鏈風險。上海安勢技術高級產品經理白懿軒分享了《AIGC時代的新形態軟件供應鏈安全與合規》議題。闡述了AIGC時代企業將會面臨哪些風險,介紹了AI+軟件供應鏈安全治理解決方案,并分享了助力相關行業不斷提高軟件供應鏈安全的案例。張俊霞分享了國內外開源生態和開源項目的進展,并開始征集第27次全會開源工作組分享議題。
知識產權特設組
知識產權助力產業創新,推動成果轉化運用
會上,張倩介紹了知識產權特設組在推動聯盟知識產權創造與保護方面前期開展重點工作,包括發布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專利態勢白皮書、建設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專利數據庫、組織成員制修訂知識產權政策、并組織相關科研單位、企業專家圍繞專利保護、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培訓,對會員單位提出的問題做了解答,并重點介紹了2024年5G+工業互聯網新型網絡技術專利平臺的建設和相關專利數據的初步分析。
下一步,知識產權特設組將結合《知識產權助力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方案(2023-2027年)》目標和任務,推動高價值專利培育、開展工業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研究、以及5G+工業互聯網相關平臺和數據工作。同時將知識產權工作與其他工作組結合,以需求為導向推動知識產權賦能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企業創新的價值體現。
工業 APP 特設組、
工業數據中心特設組聯席會
工業 APP 特設組
構建工業軟件評測體系,促進工業互聯網應用發展
會議由中國信通院阮迪和魚紅蘇共同主持。信通院工程師張佳玉介紹了工作組在工業軟件評測評測體系及APS、SCM標準研制的最新進展,以及后續征集相關應用案例的工作計劃。會議還邀請了多家相關企業進行了案例分享,華為工業軟件云王建平圍繞華為硬件開發工具鏈解決方案及應用實踐方面做了介紹,詳細講解了華為新一代工業軟件云;中移(上海)產業研究院熊冠楚介紹了中國移動OnePower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基于平臺的實踐與創新;來自優也的江展翔也對旗下基于數字孿生的工業APP應用開發及案例做了深入分享。
下一步工業APP特設組將著力工業軟件評測評測體系構建,加速推進相關標準研制與APP測試工作,并征集評選典型應用案例,構建優秀服務商資源庫。現場總計20余位來自各單位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在現場聆聽了組內工作分享并參與了討論。
工業數據中心特設組
持續推動工業數據中心領域高質量發展
會議邀請了來自華為數字能源、維諦技術和中國信通院的專家進行了主題分享。華為數據能源高級總監李寶宇分享了《關注數據中心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構筑安全可靠工業互聯網算力底座》,介紹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和工控系統的網絡一樣重要,是一個體系化工程。維諦技術資深技術專家吳華勇在《數據中心供配電新技術在工業數字化的應用探討》的主題演講中,深入剖析了相較傳統供配電方式,從變換系統到低壓器件電力電子化對于提高綜合能源效率和空間利用率的顯著價值,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的見解。阮迪對工業數據中心技術及分級要求進行分享,系統地梳理了綠色低碳發展的脈絡,展望未來的發展路徑,并誠摯邀請產業界各方參與案例征集,共同為工業數據中心的建設與運營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實用性的參考,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
下一步,工作組將致力于深化產業交流,加速新型工業數據中心行業及團體標準的研制嗎,不斷完善評測體系,確保其在服務能力、綠色低碳、安全可用等方面的全面性和先進性,為推動新型工業數據中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引領行業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安全組、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組、
VR/AR 特設組聯席會
安全組
聚焦5G新技術融合,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新場景安全工作
聯席會由安全組主席陶耀東和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組副主席周亞靈共同主持。會議圍繞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優秀案例、5G+A、車聯網的安全熱點等議題進行了分享和討論。六方云李江力對《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報告》編制進展進行匯報,同時發起下一版本報告的編委征集;中國移動張玉欣對《中國工業互聯網安全優秀案例匯編》編制進展進行匯報,介紹了5G融合安全、工業數據安全、安全運營安全等方向的優秀案例。中國移動王沖、中國電信張建宇、中國聯通柳興圍繞工業5G、5G Lan、5G專網、超級SIM卡等相關身份認證、安全防護、零信任方案進行了介紹和成果展示,與會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針對工信部組織制定并于今年8月正式發布的網聯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GB 44495-2024《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中國信通院劉曉曼進行了詳細解讀,介紹了出臺背景及前期試點情況,簡要介紹了汽車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企業CSMS)、信息安全基本要求(車型CSMS)、車輛信息安全技術要求等。
下一步,安全組將繼續圍繞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安全成果、優秀案例、人才培養、供需對接等方向開展工作,探索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險的創新試點應用,通過多種形式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
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組
探討制造企業出海數字化發展需求,助推中國企業邁向全球
會議期間,華為代表重點圍繞中國制造企業出海的發展形勢、企業需求和實踐案例進行了分享,包括亞太、中東、歐洲等中國制造企業出海較多的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環境和商業機會,以及華為在安全合規、商業增長、技術賦能和全球運營等方面對出海企業的賦能和實踐。最后,與會企業就“一帶一路”國家的出海機遇以及聯盟如何發揮積極作用進行了探討。
VR/AR 特設組
XR技術賦能工業成效顯著,領域應用逐漸成熟
會上,中國信通院孫喜源分享總結了近期工作組重要成果,圍繞工業領域虛擬現實先鋒應用案例征集的整體情況、案例分布、應用成效、發展趨勢等層面進行匯報總結。與會專家針對應用案例中顯現出的實踐難點與技術要點進行了討論交流。優鏈時代專家盧洪康先生分享交流了《元宇宙時代,人與萬物的3D數字分身》的相關議題,深入介紹了3d數字人技術在高校、旅游、展館等多種細分場景中的應用成效。上海詮視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專家張景浩先生分享交流了《基于國產MR終端應用的工業元宇宙發展》。深入介紹了國產MR終端在工業領域中的賦能優勢。亮風臺專家張景先生分享交流了《AR賦能工業現場的實踐》的相關議題,專家通過數據分析預警、圖像分析預警、遠程輔助運維等技術手段介紹了如何通過AR技術賦能工業現場,實現降本增效。與會專家也圍繞XR技術融合應用過程中的技術難點、規模化推進難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就當前XR技術推動工業生產環節降本增效、加速工業數智化升級步伐等趨勢達成共識。
可持續計算特設組、
水務行業特設組聯席會
可持續計算特設組
探究可持續計算賦能生產制造領域智能化發展
聯席會由工業可持續計算特設組聯執主席齊曙光、水務行業特設組主席丁凱共同主持。邀請工業可持續計算特設組副主席單位華為相關專家,針對目前ICT領域重點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發展情況進行相關主旨演講。回顧了在目前計算需求持續走高態勢下,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的實踐成果,同時結合目前對能耗、算力、碳排放等要求,對現在行業內先進算力指標進行介紹。隨后,針對目前草擬的《工業可持續計算》白皮書初稿進行討論,結合定義內涵、技術架構、評價實施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和討論。
下一步,工業可持續計算特設組將聯合其他垂直行業企業,共同,通過深入且詳實的實踐案例,豐富工業可持續計算白皮書內容。
水務行業特設組
智慧水務新篇章:AI大模型驅動下的階段躍遷與應用創新
會上,上海威派格研究院創新研發部總監袁丹匯報《融合大模型與知識圖譜的智慧水務創新應用研究》,主要介紹了威派格關于AI的思考與實踐,介紹了以大模型與知識圖譜的融合方案賦能行業應用。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平臺研發部總監蔣澤虎和研發部總監李建分別分享了《高階智慧水務基石:智慧水務軟硬件信創解決方案》和《智慧水務數據治理標準規劃策略》,分享了水務企業逐步建立自主的IT底層架構和全IT全產業鏈信創的落地方案,結合數據標準,水務企業可實現產品領先、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全場景智能。
水務業務與通用大模型之間存在鴻溝,AI賦能水務業務域需要對業務場景的深刻理解和對AI工具的高效使用,目前已有應用場景,但整體還是在探索期。下一步,水務組將繼續探索高階智慧水務的建設路徑,促進水務行業向安全、高效、韌性方向發展。
人才組、
技術與標準組聯席會
人才組
探索人才培養標準化,推動工業互聯網人才融合與建設
聯席會由中國信通院郭佳和航天云網平臺研發部副部長于文濤共同主持。會議旨在推動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人才標準化培養與融合,促進產業的創新發展。會上,來自工信部人才中心的張萍麗就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人才能力評價進行了深入解讀,強調了人才培養在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孔宇升分享了工業互聯網導論教材與數字課程建設的近期實踐情況和經驗,展示了教育與產業融合的成果。
下一步,人才組將繼續開展各種產業活動,加強工業互聯網各技術方向與人才培養的融合。通過對人才培訓標準體系建設,為產業的創新與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技術與標準組
標準體系4.0持續推進,聯盟標準成果豐碩
會議邀請中國信通院副總工程師石友康介紹了聯盟標準體系(版本4.0)的初稿,進一步推進了標準體系研制工作。針對部分新成員對于聯盟標準制定不太熟悉的情況,于文濤再一次對聯盟標準制定全流程進行了宣貫。標準組副主席中國電信物聯網部智能產品室主任楊震分享了《中國電信感知云-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剛需底座》,另由副主席中興通訊戰略規劃部資深標準規劃專家楚俊生介紹了《CCSA TC13工業互聯網標準工作進展及思考》。與會專家、聯盟成員研討熱烈,截止到目前發布聯盟標準85項,在研130余項,聯盟標準成果豐碩。
網絡組、智能物聯模型特設組、
邊緣計算特設組聯席會
網絡組
加快新型工業網絡體系化建設 夯實新型工業化發展底座
聯席會由邊緣計算特設組主席湯立波、網絡組聯執主席李棟、智能物聯模型特設組聯執主席余思聰共同主持。會議圍繞著新型工業網絡技術探索及在研項目研討兩個主題展開,邀請了中國移動研究院、中國電信研究院的專家分享了“面向工業互聯網的算網綠色低碳發展探討”、“工業PON確定性技術發展及應用”等領域研究成果。在項目研討環節,沈自所、中國聯通研究院的專家匯報了“面向應用的確定性數據總線白皮書”、“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的智能園區網絡白皮書”等2個項目的研究進展,與會專家就項目研究對象、重點工作、關鍵技術等內容進行審閱及討論。
下一步,網絡組將深耕新型工業網絡領域,持續開展新型工業網絡新架構新技術新模式研究探索,并聯合產業各界,全面推進新型工業網絡體系化建設,夯實新型工業化發展底座。
智能物聯模型特設組
聚集工業數據融合互操作,共話垂直行業智能化發展
會議邀請中科斯歐董事長于萬欽、湖北坤盈CTO胡海濤分別圍繞“基于物模型的工業數據融合智能體”和“工業數據底座”進行主題分享,詳細介紹了信息模型構建思路、數據融合架構和數據互通底座。與會專家就數據供給與人工智能展開交流,指出數據質量提升是工業人工智能構建的前提。來自信通院、華為、中科院沈自所等單位的專家還討論了《電子裝聯設備交互信息模型應用實施指南》(征求意見稿),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指南內容豐富,實施架構合理,具備可操作性,建議正式發布,以支撐設備規模更新,助力電子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數據作為新階段的“石油”,是推動產業數字化的核心資源,用好數據,挖掘數據價值是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下一步,智能物聯模型特設組將打造一套融合數據采集、數據治理、數據建模和數據互操的工業數據融通智能體系,服務新型工業化。
邊緣計算特設組
加速推進邊緣計算產業發展,助力我國工業設備更新
會議匯聚產業各界專家,共同就邊緣算力、新型工業控制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會議首先聚焦“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最新進展,詳細解讀了第五批測試結果,隨后邀請通過測試企業代表介紹邊緣計算產品在工業領域應用實踐案例,進一步突出邊緣計算對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中的關鍵作用。中國信通院專家對邊緣算力發展態勢和標準體系探索情況進行全景式分析,并誠邀產業各界積極參與后續研究工作,共同推動邊緣算力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在“新型工業控制啟航行動”重點工作研討環節,來自施耐德電氣的專家深入剖析了新型工業控制重點標準《開放自動化系統參考架構》的發布背景和核心內容,中國移動專家帶來了基于5G算網控一體化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實踐。
下一步,特設組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聚合產業各方資源,加快推進邊緣算力領域重點標準的研制與輸出,同時特設組將持續探索邊緣計算與工業控制融合應用新路徑,助力我國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5G+工業互聯網”組、
測試床組聯席會
“5G+工業互聯網”組
產業合作推動5G+工業互聯網升級新發展
聯席會由“5G工業互聯網”組主席黃穎和測試床組副主席段世惠共同主持。中國信通院代表介紹了工作組的整體工作進展,會議圍繞5G+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等議題展開研討。在實踐分享環節,由中國移動介紹了AII和5G-ACIA共同重磅發布并通過雙邊認證的首批測試床,并對其中“5G+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研究和產業洞察的進展情況展開了詳細介紹。在項目評審環節,會議審議了《電力行業5G工廠建設實施指南》、《電子行業5G工廠建設實施指南》圍繞電力、電子行業的基礎設施、關鍵應用、工廠升級、設施防護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討論,為相關行業的5G工廠建設提供指導依據。會議還審議了《5G-A工業互聯網應用白皮書》,圍繞5G-A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應用進行了討論,各參加單位的代表針對基礎設施、產業鏈發展、應用場景、成本收益等方面發表了相關建議和考慮。
下一步,工作組將繼續加強成員間協作交流,形成產業合力,持續開展“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應用研究探索,深入推進“5G+工業互聯網”新發展,持續打造“5G+工業互聯網”、5G工廠等中國品牌,推進全球“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測試床組
積極探索5G-A孵化驗證,加強與5G-ACIA聯盟國際合作
會上,中國移動李宜錚介紹了5G-ACIA(5G工業與自動化聯盟)測試床的整體情況,并匯報首批5G-ACIA與AII聯盟聯合測試床之一“面向工業互聯網的5G-A無源物聯網”聯合測試床的進展。華為朱松分享了開源鴻蒙及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與會成員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展了激烈的討論,為后續開源鴻蒙生態的進一步應用和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最后,產業發展組副主席楊寶剛、副主席郭小龍、技術與標準組于文濤,以及測試床組主席及兩位副主席共同組成評委會,對往期六個測試床項目進行結題評審,并給出專業性意見和建議,相關測試床包括5G智慧礦山、盤古礦山大模型、融合邊緣一體機、5G工業互聯網安全、融合確定性網絡與工業AI智能體云化PLC、以及5G智能電網,其中部分測試床已實現規模商用。
下一步,測試床組將積極探索5G-A在工業領域的孵化驗證,進一步推進與5G-ACIA聯盟的國際合作。
標識組、
建筑行業特設組聯席會
標識組
標識賦能有色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開展虛擬資源領域標識應用初探
聯席會由標識組主席劉陽、副主席時宗勝和北京建誼集團高級合伙人張品共同主持。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北京現代循環經濟研究院分享了標識解析和資產定位技術在有色金屬行業的實施路徑、創新模式和應用實踐。江蘇泰聚云網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至數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武漢亞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介紹了虛擬資源標識、空間標識、主動標識在化工行業、醫療設備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實踐。北京泰爾英福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協同創新智能制造裝備有限公司分享了企業節點數字化平臺和一體機對標識解析節點建設的應用賦能情況。北京建誼集團有限公司、中建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分享了建筑行業二級節點建設情況和應用場景。江蘇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斯歐(合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家介紹了標識解析出海面臨的機遇、挑戰以及開展的應用實踐探索。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介紹了標識生態品牌共建行動。會上,《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有色金屬)》《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燃氣)》《工業互聯網標識行業應用指南(鋼鐵)》白皮書通過標準組審議。
建筑行業特設組
聚焦建筑行業在工業標識編碼領域的實踐,探索建筑行業標識體系的應用場景
會議邀請了中國信通院,中建電商等相關單位共同參加會議研討。北京建誼集團代表張品和中建電商副總裁張江波分別就建筑行業標識編碼二級節點和建筑產業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進行了詳細介紹,與會專家站在標識編碼專業角度對建筑行業的工業互聯網應用進行了點評和指導。本次會議為建筑行業應用工業互聯網,特別是標識編碼體系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特設組也在本次會議中找到了更多優質的合作伙伴,為建筑行業工業化、信息化轉型提供了良好的開端。
平臺組、數字孿生特設組、
垂直行業組聯席會
平臺組
聚焦平臺創新實踐,推動平臺規模化應用
聯席會由中國信通院楊昊亭主持。會議邀請四川長虹、中油國際、美云智數、中電鴻信等企業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產業及區域中的實踐進行討論。會上,中國信通院介紹了國標《工業互聯網平臺參考架構》編寫進展,并同與會專家就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生物醫藥數智化發展進行了交流。信息中心分享了《工業互聯網與石化化工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展示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四川長虹、中油國際、美云智數、中電鴻信則分別聚焦平臺在行業和園區中的創新應用進行實踐經驗分享。
下一步,平臺組將繼續立足平臺技術創新研究與應用推廣,編制相關標準和研究報告,持續助力平臺產業健康發展。
數字孿生特設組
加速數字孿生技術轉型、標準制定與應用推廣,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
本次會議聚焦工業數字孿生技術能力建設、產業應用服務以及創新生態打造。麥杰科技聚焦工業數據應用分享了如何通過重構工業數據底座促進企業更高效的生產經營和智能決策。郎坤智慧聚焦數字孿生技術在鋼鐵行業應用,分享了除塵風機等設備能耗管理的現狀及優化實踐經驗,與會專家圍繞數字孿生技術創新、產業實踐及標準構建等多方面進行了熱烈交流。
下一步,數字孿生特設組將加快推進數字孿生技術產業研究,編制并發布相關標準及研究報告。,開展系列場景需求和服務商的征集活動,持續舉辦第五屆工業數字孿生大賽,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助力數字孿生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垂直行業組
關注重點行業提升行業數字化能力
會議邀請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鋼鐵、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制造業等行業融合指南基礎上,分享了《工業互聯網與石化化工行業融合應用參考指南》的編制背景思路、研究進展和下一步計劃,并與各行業代表進行積極討論,推動石化化工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在行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分享環節,來自上海美嘉林軟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業信息中心、中國信通院云大研究所等代表介紹了各自在行業工業互聯網建設的領先經驗,對自身研發的全新產品與解決方案進行解析與分享。
產業發展組
探索工業場景人工智能應用分類分級之旅
會議由產業發展組副主席楊寶剛主持。中國聯通圍繞工業算力的發展與關鍵技術開展研究工作,探索新型應用與服務模式,助力算力產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高質量發展。中國電信利用四足機器人“深耕”電力巡檢、應急救援、工業檢測等行業智能化場景,引領智慧工業解決方案。中國移動基于在新型工業化轉型方面的研究內容和成果,研究新型工業化轉型發展路徑,實施持續評估與優化,以推動高效、智能、可持續的工業化進程。產業組計劃下一步將聚焦某一專項領域,構建其產業地圖。
會議期間,產業發展組聯合各成員單位嘗試以工業自動化領域切入構建一套“工業場景人工智能應用分類分級”的方法論,試圖解決工業智能化供需雙方在需求難易與技術實現能力上具有較大認知差異的難題,制定一套按照行業、場景進行智能化分類分級的共識標準,切實促進人工智能與工業的結合落地。產業組計劃將階段性輸出該項工作成果。
頻譜組
聚焦毫米波5G技術發展,探索工業互聯網新應用
會議由頻譜組副主席劉琪主持,邀請了愛立信公司、中國電信研究院等相關單位進行了分享和介紹,嘉賓現場開展了交流討論。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高級標準化經理王衛分享了全球5G專網頻率許可動態和5G毫米波專網應用情況,介紹了全球毫米波5G典型應用案例和探索情況。在項目討論環節,中國電信研究院柴宇晴介紹了《基于候選IMT頻段的空地組網兼容性分析研究》輸入文稿,介紹了目前國外ATG網絡建設、無人機通信情況,對典型業務應用和部署場景進行分析。會上討論通過了《毫米波頻率創新應用試驗情況調研報告》立項建議,將對國內外毫米波頻率應用情況進行調研。
下一步,工作組將繼續加強對工業互聯網無線應用和頻率使用研究,邀請相關行業企業參與討論,推進研究項目成果發布。
汽車行業特設組
加快推進汽車企業數智化轉型,構建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會議由汽車行業特設組聯執主席牟必清主持,邀請長安汽車、一汽、安永、上海翌擎等單位領導及技術專家現場分享企業實踐及解決方案。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經理陳力帥為中國車企出海數據合規國際化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一汽專家李陽分享一汽圍繞基于數據驅動業務優化的數智化轉型,在AI+專項工程取得的成果;長安汽車專家靳秋分享長安汽車在工程技術側的DevOps實踐,利用DevOps工具與企業規范流程有效結合,實現更高效的開發和運維流程;上海翌擎CEO陸維琦詳細介紹利用數字生態產品深挖智能車LTV潛能,拓展用戶用車場景,最大程度發揮第三空間價值,在平臺賦能、生態消費、數據資產三方面持續為車企賦能。
下一步,汽車行業特設組將加快推進汽車企業數智化轉型,構建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碳達峰碳中和組
凝聚集體智慧明晰實施路徑,雙碳工作方向與重點日漸明朗
本次會議由雙碳組主席高艷麗主持,匯聚了來自中國信通院、國家電網、許繼集團、中國電信、格創東智、軟通動力、河鋼數字、擎工互聯、羅克韋爾、能碳寶等多家單位的數十位專家,齊聚一堂,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專家們分享了《數字技術的碳排放監測方法研究》這一入選“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征集”活動的成果,還對十部委新發布的《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實施指南》政策進行了專業解讀。針對《碳達峰碳中和白皮書2024》初稿,與會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全會期間,在上海工業互聯網協會幫助下,雙碳組組織開展對格創東智和易碳數科的調研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大家提升了對雙碳領域的認知,實現了資源共享。
經過三年的持續努力和深入探索,雙碳組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道路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實施方向和重點逐步清晰,產業各界合作更加緊密,隨著大家對雙碳戰略的理解和認識的加深,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共同面對挑戰,分享最佳實踐,推動了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
未來,聯盟將繼續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匯聚產業各方力量,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會議、座談、調研、實訓、科普、供需對接活動,為政府決策、技術創新、產業合作、國際交流合作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本次全會材料,將由聯盟秘書處上傳至AII官網,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