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全國行深圳站(以下簡稱“活動”)在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期間啟動。活動由華為云創新中心主辦,聚焦人工智能與數據標準展開研討,來自政府、智庫、企業的100余位代表參會。
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全國行深圳站啟動儀式
領導致辭
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新局黨組書記黃偉文在致辭中提出,寶安區作為深圳的制造業強區,歷經40多年發展,已具備雄厚的產業基礎。寶安區GDP連續四年突破兩個千億大關,規上工業產值超萬億,國高企業超7300家,連續8年居全國區縣首位,創新能力全國領先,新質生產力綜合指數排名第五。
黃偉文致辭
主題演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出席會議并作主題演講。他指出,數據是未來人工智能競爭的關鍵要素,“采好、管好、用好”數據是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如今人工智能數據服務能力仍有短板,數據供給不足、數據加工不精、數據應用不強的問題難以滿足產業創新的需求。對此,全行業應該構建數據融合互操作架構,以信息模型為內核,面向數據供給、加工和協同共享等環節,構建支撐多源、異構、海量數據融合處理和流轉交換的系統化框架。2021年,中國信通院聯合30家單位發起“信息模型伙伴計劃”,截至目前,伙伴單位已發展為83家,初步建立起了人工智能數據融通生態。未來,各行各業可以依托AI數據融通生態,以產業創新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全行業性質的數據互操作良性合作機制。
敖立作主題演講
華為云生態發展與運營部部長陶志強表示,國內人工智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華為云的全棧大模型能力,包括盤古大模型和昇騰AI云服務,同時積極適配DeepSeek,能夠快速響應國內企業對人工智能的需求。長期以來,華為云秉承著做行業數字化“云底座”和“使能器”的使命,一直和深圳市深度合作。2019年以來,華為云已經在深圳累計落地10余個產業創新中心,與超過3000家企業達成項目合作關系。2024年,華為云在寶安區政府的指導下,聯合創辦華為云(寶安·前海)具身智能創新中心,未來將繼續攜手各生態伙伴,全面助力深圳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陶志強講話
觀點分享
在分享環節,自變量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OO楊倩認為,從機器到機器人是一種追求與現實的“范式轉移”,構建可精細操作的人形機器人需要一套統一的全身控制策略。青島海之晨工業裝備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陳棟表示,通過AI大模型驅動工業視覺技術變革,可以在工業質檢、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等領域釋放出巨大的動能。廣州賽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解決方案部部長李會明介紹說,隨著制造企業從傳統的“職能型供應鏈”向“數智化集成供應鏈”全方位演進,多行業多制造模式為集團化統一運營管理帶來了諸多挑戰,目前國內MOM(制造運營管理系統,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產品缺乏統一平臺、標準的平臺賦能支撐,往往出現“弱產品+強定制”的形態,每逢新的需求特別是數字化、智能化需求的出現,產品都要推倒重來,整體的可持續性和快速迭代性都很弱,無法跟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楊倩、陳棟、李會明作分享
案例發布
本次活動公布了2024年信息模型伙伴計劃數字化轉型應用案例,此次入圍的6個案例覆蓋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數字水務等領域,重點關注如何通過信息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應用解決行業痛點難點問題。截止目前,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共打造應用案例30余個,為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有效參考。
應用案例發布環節
未來,信息模型伙伴計劃將繼續以數據標準、數據質量加工、產品測試、信息模型庫為抓手,構建人工智能數據融合互操作生態,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