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上午,由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AII”)、北京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補鏈、優鏈、強鏈”主題沙龍在線上和線下同時順利召開。共同探索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補鏈、優鏈、強鏈的實現機制,討論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與彈性提升的落地路徑,研判“十四五”期間工業互聯網平臺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發展趨勢。本次沙龍由聯盟供應鏈特設組副主席、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的馬瀟宇副教授主持,線上線下共有逾百人參與,交流氣氛熱烈。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已經連續四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補鏈、優鏈、強鏈”作為我國“十四五”規劃目標綱要中提出的要求,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具有重要作用。但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否可以賦能“補鏈、優鏈、強鏈”?賦能的機制與實施的路徑是怎樣的?未來趨勢如何研判?為解決這些疑問,本次沙龍通過三個部分詳細探討,第一部分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補鏈、優鏈、強鏈”進行主題分享演講,第二部分圍繞兩大議題進行圓桌會議研討,第三部分進行觀眾提問與互動交流。
主題分享
用友
在第一部分主題分享演講環節,用友網絡數字采購事業部專家趙愷圍繞“融入采購商業協作網絡,加速工業互聯網平臺優鏈、強鏈”主題進行演講。主要分享了采購商業協作網絡全球的發展趨勢,以及用友精智互聯網平臺在采購商業協作網絡領域的嘗試及成果,指出中國企業加入采購商業協作網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趙愷指出,近年來,從全球視野來看,隨著商業競爭環境的變化,企業間的協作更加迫切。企業級供應鏈管理更加關注和依賴整個供應鏈網絡,牽一發而動全身,企業更好績效的訴求也能通過供應鏈網絡技術來實現。而從平臺自身層面上來看,得益于用友YonBIP采購云在應用和技術上的不斷創新,平臺提供了采購商機推薦、供應商推薦、供應鏈金融、發票SaaS工具四項平臺化服務,在RPA(流程自動化)、大數據+AI、區塊鏈等技術的加持下,實現了交易、管理、協同、服務全面在線,驅動采購商業網絡織網成型。
東方國信
東方國信工業事業部咨詢中心總經理王昆圍繞“東方國信工業互聯網平臺Cloudiip賦能補鏈、優鏈、強鏈”主題進行分享。王昆指出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挾裹著不確定的國際環境,持續沖擊著國內制造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并對產業生態帶來持續影響。通過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供應鏈的計劃、采購、制造、交付、售后環節相結合,在端到端數據貫通的基礎上,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度協同,成為傳統供應鏈轉型升級的關鍵路徑,同時為產業鏈協同優化帶來促進作用。東方國信在“補鏈、優鏈、強鏈”的探索中主要提供了七大服務,包括以數據驅動供應商全新畫像的體系、基于標識解析的供應鏈的協同服務、以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生產過程、基于標識解析區塊鏈技術的產業鏈金融服務等。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幫助全供應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創造新價值。
徐工漢云
徐工信息總經理助理黃凱圍繞“漢云平臺賦能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主題進行分享。黃凱指出工業互聯網“補鏈”“優鏈”“強鏈”可以主要從六個方面進行結合,分別是與核心技術攻關緊密結合、與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緊密結合、與產業數字轉型緊密結合、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緊密結合、與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緊密結合、電子商城推動企業商業模式深度變革。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通過疊加區塊鏈、標識解析、智能傳感、5G 、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應用,實現采購、生產、倉儲、物流、交付等供應鏈各節點之間的交互愈加緊密。黃凱介紹到漢云平臺是數字化轉型的新底座,數據融通融合帶動產業數字化提升,賦能各垂直行業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帶來更多新變化。通過提高行業整體資源配置效率,實現行業企業的創新發展,催生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按需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
華為
華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首席專家史揚圍繞“工業互聯網使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分享。史揚指出工業是國家競爭力基石,工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是全球共識。工業數字化轉型主要圍繞三大業務流展開,分別是產品生命周期流、生產制造流和價值創造流。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應當激活數據要素價值,通過將數據與工業知識、AI等融合運用,努力為工業企業帶來1%的提升。由于工業企業體量龐大,即使1%的提升其帶來的優化潛力與價值空間都是巨大的。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利用數據湖匯聚三條業務流,對供應鏈各環節的對象、過程、規則進行數字化,從而在人、機、料、法、環等約束條件性進行最優資源調度與配置。
圓桌會議研討
一、在疫情期間,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支撐人、機、物等全社會制造資源泛在連接、柔性配置和聚合共享的重要基礎設施,如何為‘補鏈’‘優鏈’‘強鏈’提供保障,實現安全、敏捷、經濟的現代供應鏈?
王昆·東方國信:
基于工業互聯網底層技術生態敏捷構建上層多款應用,進行防疫物資供需對接、智能疫情防控設備、遠程運維與無人堅守,從而實現疫情快速防控、全面復工復產,保障了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平穩安全地度過疫情期間。
趙愷·用友:
在疫情期間部分企業的武漢供應商發生斷供,通過采購系統平臺幫企業快速尋找到替代供應商,實現了供應鏈的快速修復。此外,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端到端的可視能將多級供應商的數據共享,采購商通過實時掌握供應商的庫存和生產信息從而快速調整計劃。
史揚·華為:
供應鏈協同不僅體現在企業內部的協同,更多地體現在外部間的協同。華為通過將自己的云平臺能力及SaaS化能力輸出,與工業軟件服務商協作共建生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
黃凱·徐工漢云:
工業互聯網平臺幫助供應鏈改造升級的關鍵在于數字化,在疫情期間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來對車輛、設備進行云監控,實現數字化管理與遠程調配。并且通過低代碼開發,根據復工復產過程中各行業的需求敏捷響應。
面向“十四五”期間,工業互聯網平臺又將在‘補鏈’‘優鏈’‘強鏈’等方面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預判未來發展趨勢?”
王昆·東方國信: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已經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開始上云,但未來不僅要上云,還要上鏈,實現供應鏈數據高效共享協同,打造產業生態。通過創新引導各行業挖掘“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實現產業升級,頭部企業引領,解決鍛鏈風險、高質量發展問題。
趙愷·用友:
“十四五"期間工業互聯網平臺首先應當基于云端的通用協議向下連接設備,其次利用區塊鏈等技術搭建智能且信任的中臺,最后構建低代碼開發的前端,通過提供各類可視化、智能化的工具,促進協作開發與敏捷應用。
史揚·華為:
數字供應鏈和物理世界的供應鏈同樣重要,尤其如何加強安全風險管理是未來發展應當關注的重點。很多中小企業作為一個長尾市場得不到授信,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數據和計算的能力有望解決這一難題。
黃凱·徐工漢云:
工業互聯網將賦能供應鏈從“鏈”狀變為“網”狀,以客戶為中心,融合供應鏈金融、共享制造等創新應用。未來在“十四五”期間,既應當關注供應鏈效率的提升,也應當保障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最后,在觀眾提問環節,幾位嘉賓對觀眾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認真解答,現場互動討論交流,本次沙龍在熱烈氣氛中圓滿結束。參與觀眾紛紛表示此次沙龍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補鏈、優鏈、強鏈”這一主題,從機制、實施路徑與未來發展方向出發,對制造企業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進行供應鏈數字化轉型與彈性韌性提升提供了專業意見。
未來,聯盟將繼續邀請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與高校代表共同探討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重點問題,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聯盟后續各項精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