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據已經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是當前的關注焦點。為助力數據要素市場構建,推動數據可信流通領域的實踐與探索,2022年7月16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聯合舉辦了主題為“可信數據空間——讓數據放心流動”的CAICT TALKS 智匯沙龍,邀請有關領導及產學研用各界代表進行深入研討。
本次沙龍邀請到包括信息化百人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楊學山、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專家委員會主任朱森第、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產業處處長張北虹、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盧勇、深圳數據交易有限公司董事與副總經理王冠、浙江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褚健、華為公司戰略部高級專家喬維、國際數據空間協會董事會主席Dr.-Ing. Reinhold Achatz等多位國內外行業領導與專家,圍繞數據共享、流通和創新應用作了精彩發言。會議由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主持。
信息化百人會學術委員會主席 楊學山
楊學山從“為什么”“如何做”角度分享了工業數據流通的實現思路,特別是從工業企業的角度提出內部數據生產能力是共享流通的基礎。楊學山提出,工業數據的分享包含三個主體——政治機構、企業、公眾,遵循三個基本原則——責任、權利、義務,還要完成三項主要工作——法務、商務、事務。對一個工業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數據是內部數據,這既是工業企業實現正向循環的關鍵,也是突破工業面臨的關鍵問題的基礎。當前工業數據的問題在于數據的生產,這是所有連接、算法、算力的基礎,是商業模式的基礎。他呼吁要重視工業生產過程中數據的生產和采集,協調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明確區分工業數據分享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和第三方服務,并區分清楚企業的數據和公共的數據。
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專家委員會主任 朱森第
朱森第介紹了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的成立和工作開展情況。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于2022年1月份成立,由中國信通院聯合龍頭工業企業、ICT企業、數據交易所等共同發起成立。朱森第表示,構建這樣一個生態鏈,目的是合力打造數據流通開放合作的生態體系,凝聚產業的力量,推動我國工業數據的高效、安全、順暢的流通和使用,從而促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生態鏈成立半年來,已經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果:頂層設計方面,發布了《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系統架構1.0白皮書》,匯聚了產業共識;行業應用方面,在能源裝備、電子信息等重要的行業領域建立了可信工業數據的測試床,為可信數據空間的應用推廣提供經驗和參考;標準制定方面,立項了IEEE P3158可信空間數據啟動架構的標準,為可信工業數據的推廣奠定基礎。
中國信通院院長 余曉暉
余曉暉提出了數據共享流通的三要素:制度、市場、技術,并著重分享了可信數據空間如何從技術角度破解數據共享流通問題,即通過數據控制、可信環境、交易對接、存證清算等核心功能,實現對數據的貼身管理和控制,保障各參與方的數據權益。余曉暉還分享了中國信通院在制造企業生產數據傳遞、金融行業函證文件方面的優秀實踐案例。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
專家演講
會上,其他專家也作了精彩發言。張北虹介紹了江蘇省近期征集工業數據空間應用場景的情況,提出以應用需求為牽引,解決企業痛點,推動場景交融互通,按行業打造工業數據空間,并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對接的建設思路。盧勇介紹了上海數據交易所探索的數據流通交易新模式,以及所依據的可信交付的框架。王冠介紹了深圳數據交易所的籌備成立工作和對數據流通交易的思考研究。褚健展示了生產管控從自動化走向自主運行、卓越運營的演變路徑,分享了工業數據及其流通給企業帶來的應用價值。喬維介紹了華為數據可信流通的實踐探索。Dr.-Ing. Reinhold Achatz從建設數據空間的初衷和原則分享了歐洲在構建數據空間的思考和實踐。
圓桌會談
主題發言后,在余曉暉的主持下,與會嘉賓又開展了圓桌會談。嘉賓們探討了面向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工業數據共享流通的典型場景,給供需雙方帶來的價值及其發展驅動力,最后對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可信數據空間——讓數據放心流動”CAICT TALKS 智匯沙龍的成功舉辦,對于數據可信流通提出了精彩、深刻、深入的思考與洞察,對推動我國釋放數據價值與數據潛力,推動工業的發展均非常具有啟發意義。下一步,中國信通院將依托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持續進行數據流通路徑的探索,聯合產業各界構建發展生態,開展技術研究和標準研制,加速推進測試床建設,挖掘可信數據空間應用價值和發展模式,為工業數據要素市場化提供路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