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全國各地積極開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與部署,包括各級標識解析節點建設,標識解析產業生態培育,標識應用創新發展。
工業互聯網標識可為制造業各類對象建立全生命周期“數字畫像”,通過分層分級解析節點查詢和關聯對象在不同環節、不同系統中的數據,在此基礎上企業還可以借助數據挖掘等技術實現各種智慧化應用,并為關鍵產品的監管提供基礎支撐,標識解析體系作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降低了企業接入工業互聯網門檻和使用成本,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高效協同。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與各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動下,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已步入快車道,國家頂級節點穩步運行,二級節點快速發展,標識應用成效初顯。當前,按照標識解析增強行動的要求,還需要從做大規模、做深應用、規范管理三方面進一步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的發展水平,深化標識在制造業設計、生產、服務等環節應用,發揮出標識在促進跨企業數據交換、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質量管理水平中的作用。
為了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在電力裝備行業應用推廣,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標識組聯合電力裝備行業相關企業、科研院所等編制《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指南(電力裝備)》(以下簡稱指南)。本指南適用于《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大類3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包含中類381電機制造、382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389其他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本指南主要圍繞電力裝備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提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實施路徑、總結標識解析應用模式,為電力裝備行業產業鏈相關參與方落地實施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提供參考。
本指南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排名不分先后)時宗勝、高輝、康慧、夏榮、賈駿、謝楓、陳春宇等專家的指導,并得到了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郵電大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等企業和高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