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國際競爭環境下,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和現代化發展成為保障我國工業企業競爭優勢和產業基礎穩定發展的關鍵。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變化,工業互聯網疊加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應用將賦能供應鏈數智化變革。
本文件作為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版本3.0)系列標準之一,以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為目標,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提供了數智化供應鏈的基本原則、基礎設施、業務運作、生態協同、管理保障、價值創造等要點建議,指導企業充分和有效應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打造經濟、韌性、可持續的供應鏈體系,驅動我國供應鏈轉型升級,為我國供應鏈的高質量發展、經濟提質增效做出貢獻。在全球科技朝著數智化方向發展的背景下,數智化供應鏈參考架構的構建明確了新興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如何大范圍應用在供應鏈領域,為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后的升級目標與方向提供了規范引領。
數智化供應鏈需要一個長期發展和演進的過程,聯盟將持續追蹤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研究進展,廣泛吸納產業界學術界反饋意見,不斷推進標準化研究工作,適時更新和發布新版標準。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牽頭編寫單位及主要起草人:
中國科學院大學:賀舟、蘭舒琳、王曙明
北京外國語大學:馬瀟宇、張繼紅、王軍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劉默、田洪川、沈彬、楊昊亭
航天云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于文濤、陳冀華
本文件參與編寫單位及主要起草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范美華、羅祠璋、宋曉波
浙江大學:王明征、李浩瀚、王子卓、向澤華
重慶交通大學:許茂增、崔利剛、李順勇
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嚴涵琦、鐘愛雪、趙銀花、王彬
京東物流集團:王強、戴進、周磊、范廣輝
京東零售集團:胡浩、朱偉盟、戚永志、程保春
海爾集團:陳偉、王建國、孫浩
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倪利強、周偉、王薇奕
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侯海云、何天慶、葛正軍
湖北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袁昕、完顏先鋒、鐘志山
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周德營、王科軍、孫冬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宋曉、劉路、李勇
中油管道物資裝備有限公司:唐小江、時艦、張光偉、李海華
杉數科技有限公司:王曦、黃翔、郭煜輝
重慶精耕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梅軍、李超
聯想集團:白鷹、徐鵬、胡宇晴、閆君
長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吳華榮、張念梅、吳笛
思特沃克軟件技術(西安)有限公司:李雪晗、屈小翔、李磊
第四范式(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向明輝、魏簡康凱
河北工業大學:劉晶、季海鵬、趙佳
浪潮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肖雪、商廣勇、劉品杰、武婉婉
美的集團:孔令宏、陳錦鋒、王文博
震兌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邱伯華、魏慕恒、張瑞
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劉偉光、高遠志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蔣抱陽、朱閃閃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王宇
華清科盛(北京)信息有限公司:王凡、李磊、陳俊宇
歐冶工業品股份有限公司:徐昕
江蘇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時宗勝、蔣劍、沈理浩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隋占疆、顧磊、歐儉華、劉春燕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所:趙巖
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胡玉海、徐俊、馬奇、王芝虎
TCL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王萬剛
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趙國賓
聯韜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衛海星
中汽數據(天津)有限公司:任女爾、田楊
江蘇中商碳素研究院有限公司:陳衛國、李雅娟、常彬彬
廣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劉運春、張培、劉理軍
山東省膠東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張鈺
惠州市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盧競攸
北京中鼎昊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王霞、曹國昌